躬身入局意味著換位思考,在你面對一個矛盾或者兩個囧途時,如何順利化解?能夠換位思考解決問題的人,才是企業最需要的,這篇文很有助益,分享給大家
一個無法躬身入局的人,無法成功勝任企業管理的任務。躬身入局意味著換位思考,在你面對一個矛盾或者兩個囧途時,如何順利化解?能夠換位思考解決問題的人,才是企業最需要的,這篇文很有助益,分享給大家。
2020年,我“勸退”了一名戰區負責人,盡管這名管理者曾參與公司品牌升級和企業文化變革,屬于公司變革的核心成員之一。他畢業于985名牌大學,進入公司前曾就職于世界五百強企業。相對于同級別的其他管理者,他有很多優勢,職場經驗豐富,管理知識應知盡知,而且是名牌大學理工科畢業,理性思維能力很強,公司推出的新舉措,新政策都能理解,總能舉一反三。我不僅把他選入公司變革核心成員,而且所有重要會議都請他參加,一些名額極為有限的外部高端培訓,我也安排他和我一同參加。WHY?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,為什么這么優秀的伙伴就是做不出業績?
躬身入局
不做旁觀者
曾國藩曾經說:“天下事,在局外吶喊議論,總是無益,必須躬身入局,挺膺(胸)負責,乃有成事之可冀?!?br style="margin:0px;padding:0px;outline:0px;max-width:100%;box-sizing:border-box !important;overflow-wrap:break-word !important;" />
在一條很窄的田埂上,兩個挑著很沉的擔子的農夫相遇了。他們誰也不愿意讓誰,因為路太窄了。如果誰先讓,就得從田埂上下去,站到水田里,沾一腳泥。田埂邊上站了好多看熱鬧的人。有的說:“小伙子應該讓老大爺?!?/span>有的說:“擔子重的應該讓擔子輕的?!?/span>眾說紛紜,可埂上的倆人誰也不理,就這么大眼瞪小眼地站著。過了一會,又走來一個人。他啥也沒說,推開吃瓜群眾,赤腳走到田埂里,朝著長者說:“來來來,我下到田里,你把擔子交給我,我替你挑會兒,你這一側身,不就過去了嗎?”有時候,只要身份稍微轉換一下,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置身其中的人,事情就會有所轉機。清代名家曾國藩把這種人叫做“躬身入局的人”,我們則把這種人叫“做事的人”。“做事的人”不是在解決一個個想象中的問題,而是在回應一個個真實世界的挑戰。最近美國首富兼首善比爾?蓋茨給2020畢業生致辭,說了這樣幾段話,引起我的強烈共鳴:“身為地球共同生活圈的一份子,你的行動將具有全球影響力。不管你的專業目標為何、不管你以哪里為家、你怎么定義自己,你將有或大或小的各種方式,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。然而,不要質疑你有發揮的空間,不論是眼下或是未來。畢竟,你所處的世界已經一次又一次證明了進步的可能──這個世界在戰爭摧殘后重建、戰勝天花、喂養了不斷成長的人口,更讓超過10億人爬出赤貧。這些進步不是意外或出于運氣。而是一群人許下承諾用人生與事業換來的,他們愿意貢獻于共同的使命,推動我們前進,而你們跟他們沒有不同?!?/strong>比爾?蓋茨這幾段激勵人心的話,關鍵詞是“你的行動”和“許下承諾”,這就是“做事的人”的兩個重要特質。企業不需要兩手叉腰說漂亮話的人,身為管理者更不能如此,你必須用扎實的行動和過人的業績證明自己。
躬身入局
不做聰明的混混一族
以客戶為中心,這是天才的玩法;以領導為中心,這是奴才的習慣;以自我為中心,則是蠢材的昏招。大部分的人,潛意識里都認為領導就是發布任務,然后監督別人去完成就可以了。如果這么簡單,那幾乎人人都是領導者,你說有可能嗎?好的領導者除了和員工探討愿景、使命、價值觀外,更多的是用行動去感召下屬、感召同事,工作最困難的時候你和他們在一起,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同竭力去解決。為下屬的進步歡呼,更要為下屬的困難尋找解決辦法。回到前面提及的那位被“勸退”的高管,他確實具備一名優秀領導者的很多外在條件,但他身上缺乏的卻是“躬身入局,挺膺負責”的精神。我在詢問一些管理人員關于店鋪和部門問題的時候,一般聽到兩類回答:一類是我們正在如何如何解決問題,他們是把自己投身進“局”里,是主動跳進水田里的“躬身者”。還有一類是他的回答基本都是要去問問下屬,他的工作就是“安排一下”,仿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。作為上級,不能只是工作任務的布置者,要和員工一起探討達成目標的路徑,越是困難工作,越是要給員工指導。如果只是把公司的任務簡單的轉嫁給下屬,就沒有承擔起自己崗位應有的職責,得不到下屬和客戶的尊重。在公司里每個崗位,每個部門都有企業內部的客戶,每個人的工作不是以上級領導為中心,而是要以客戶為中心,為客戶賦能。為客戶賦能就要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,站在客戶的立場開展工作,要“躬身”入客戶的“局”。績效和滿意度差的管理者,多是不“躬身”、不“入局”。那位被“勸退”的高管問題就出在這里,這么聰明的一個人怎么如此不知局呢?其實,像他這樣的管理者比比皆是,國企有,外企有,民企也有,他們是一群 “聰明的混混一族”。但是,我不希望企業里有這種人,透過業績考核和人才盤點,這些人就露餡了。我們把“成就員工”列為公司愿景,這種不入局的“戰區負責人”不僅成就不了員工,還耽誤了大家的前程。杰克?韋爾奇的用人之道是,績效沒達標,價值觀與公司不吻合者,很簡單,馬上請他走人。
躬身入局
做組織的主人
之前有一篇文章《設一個“阿甘獎”,認真為“傻瓜”鼓掌》,提到“那些最優秀的員工,既不是最聰明的,也不是最靈活的,也不是最有經驗的”,他們的成功靠的是累積微小進步的“復利原理”。留意首屆“阿甘獎”獲得者,他們的身上都有“躬身”和“入局”的優良品質,更有挺膺負責的擔當。而觀察那些績效和滿意度經常墊底的人,他們或許專業水平并不差到哪里去,工作表面上也做了不少,他們缺的是躬身入局的人生品質和挺膺負責的寶貴精神。
躬身入局者更可貴的地方,不只是對自己的業務或者自己下屬的業務深入其中,對于不在自己職責范圍的事務也能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力,提供建議和方法解決組織的問題。不論在什么崗位上,都能時時把自己當做“組織的主人”在行動。這種全局觀和責任感,其實就是一種領導力,每位管理者都發揮這種領導力,組織當然就擁有強大的領導力和戰斗力。“躬身入局,挺膺負責”是對管理者“行動力”的要求。真正的行動是深入業務場景,和客戶、下屬在一起,共同解決問題、共同克服困難、共同面對挑戰、共同承擔責任。敗則拼死相救、勝則舉杯同慶。身為管理者,你是時時刻刻也不能忘記“自己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”這個核心問題的思與行的。你忘記了它,好像圖得一身輕松,尸位素餐,那不是耽誤事嗎?我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叫“喬木型員工”,他們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、看問題有格局、做事有責任,也愿意學習,所以成長很快,慢慢成為企業的棟梁之才。喬木型員工不是天生的,而是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賽馬賽出來的,而不是相馬相出來的。從員工自己的角度來講,是靠“躬身入局”才能磨礪成才的,既不被困難難倒,也不被短期利益所誘惑。反觀那位被“勸退”的戰區負責人,很遺憾,身為管理者,他連“喬木型員工”的標準都達不到。身為管理者,你不發揮領導力,就是浪費權力浪費光陰,嚴重影響團隊士氣,交出的自然是糟糕的業績,團隊對你的打分自然不及格。不巧的是,我們這家公司,視“成就員工”為公司愿景,那你自然沒有理由繼續呆下去。管理崗位上的伙伴們,請好好珍惜你手中的領導力,“躬身入局,挺膺負責”,帶著你的小伙伴們沖鋒陷陣吧。在企業這個賽局中,不進則退,絕對沒有養尊處優這一說。
不明此理,等待你的只能是“勸退”。